Banner
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

防冻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的表现

  施工环境温度低,混凝土的凝结能力就会变慢。结果表明,当温度降低1℃时,水泥水化率降低约5%~7%。在1℃~0℃范围内,水泥的水化活性急剧下降,水化缓慢。一般来说,当温度低于0℃的范围时,自由水就会开始冻结。当温度达成-15℃左右时,全部的游离水都会结冰,导致水泥水化硬化完全停止。当水转化为固体冰时,其体积增加约9%,引起混凝土内应力,骨料和水泥颗粒发生相对位移,里面的水向负温面运移,在混凝土体内形成冰骨料,造成局部结构破坏。因为普通混硬土在冬季的表现并不是很好,我们就需要防冻混凝土。如果新浇混凝土过早冻结,其强度将大大降低,强度损失率可能达成设计水平的一半,甚至造成整体结构破坏;但当混凝土达成临界强度后冻结时,其强度损失较小,整体结构不会发生损伤。

  在混凝土搅拌水中加入耐冻剂会降低水溶液的结冰时间,这与耐冻剂的种类、用量或溶液的浓度有关。耐冻剂的作用在规定范围上取决于溶液的浓度和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负温度值。在混凝土中加入耐冻剂的主要目的是在负温下保持够用的液相,使水泥的水化继续进行;在转向正温后,混凝土的强度进一步增加,达成设计标号,这种就是防冻混凝土。

  耐冻剂须通过耐止冻害的发生和增加混凝土自身的耐冻性来解决。耐冻剂可分为两类:早强型和耐冻型。我国气候与气温变化规律:从长江以北到黄河以南,气温虽能降到5℃以下,但基本在0℃以上。冬季施工中只要加入早强剂,质量就能得到保障。黄河以北地区,气温将持续数月低于0℃,冬季施工需要耐冻剂。在我国北方西北部地区,较低气温在-10℃以上,使用的是早强型耐冻剂。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冬季气温往往在-10℃以下,因此冬季混凝土施工须使用耐冻剂。

  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负温条件下混凝土中自由水的结冰时间,降低混凝土中水的成冰速率,使水泥水化有较多的液态水,较为重要的是改变成冰结构,使冰晶变得松散,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对混凝土结构没有破坏作用。一般来说,耐冻成分的含量比较大。考虑到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这也是耐冻剂的突出特点。

  防冻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大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