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结干混砂浆的质量处理措施
目前,粘结干混砂浆正处于较快的发展阶段,使用干混砂浆可以较好的减少资源损失,提高工程质量,处理城市环境。然而,干混砂浆仍存在许多质量问题,如果不规范,它的优势将大大降低,甚至适得其反,只有在原材料、成品、施工现场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才能发挥干混砂浆的优势和作用。
干混砂浆的质量改进措施:
干混砂浆中的胶凝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石膏和石灰,目前用量较大的是水泥,其次是石膏,水泥是水泥基干混砂浆的基本原材料之一。水泥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水泥质量检测对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干混砂浆中的水泥应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散装水泥,并应符合要求,采购的水泥应有质量证明书,水泥的主要技术要求可分为两类: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实验室主要测试水泥的物理指标。
骨料的选择应从含泥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有害物质、硬度、容重、孔隙率等方面进行分析。进入工厂前,须对骨料的颗粒级配、泥块含量、含泥量、石粉含量和硬度进行测试,其他项目需要分批取样。其中,为了提高水泥砂浆的强度,需要使用不同尺寸的颗粒进行混合,即颗粒级配,如果砂中有过多的泥浆和泥块,会影响砂浆的强度和耐久性。
粘结干混砂浆中使用的外加剂分为活性填料和惰性填料,活性填料是指没有水化活性或只有弱水化活性,但在碱性环境或硫酸盐存在下能被水化并产生强度的填料。常用的活性填料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和钢渣粉。惰性填料是指没有活性且不能产生强度的物质,如磨碎的石英砂、石灰石、硬渣和其他材料。其细度通常接近或比水泥细度细。在砂浆中加入惰性填料可以减少胶凝材料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砂浆中使用的外加剂应分别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干混砂浆中外加剂的用量很少,但能在很大程度上处理砂浆的工作性能。常用的砂浆外加剂包括纤维素醚、可再分散乳胶粉、淀粉醚、减水剂、引气剂、消泡剂、抗裂纤维等,在生产不同种类的砂浆时,选择不同的外加剂对砂浆进行改性。
下一层抹灰应在前一层砂浆凝固和硬化后进行,每层砂浆应分别压实和抹平,抹平应在凝固前完成,应采取加强措施,如增加网格布和钢丝网,砂浆凝固前,应防止干燥、水洗、冲击、振动和冻结,未采取较好的保温防冻措施,不得施工干混砂浆。
粘结干混砂浆施工完毕,面层凝固后,须及时处理养护,减少砂浆早期塑性开裂,砂浆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一周,在夏季高温季节,确保每天至少每几小时喷水一次。
上一条: 砌筑干混砂浆的定义及应用的必然性分析
下一条: 一种道路缓凝水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