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季施工如何控制
冬季施工时,混凝土结构工程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并应采取天气降温的防冻措施,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冬季施工的控制方法。
混合料在浇筑后逐渐凝固并硬化,直至达到较好强度的原因是水泥水化的结果。水泥水化速度主要随温度变化,但与组成材料和产品本身配合比有关。
温度升高,水化加速,强度迅速增加,当温度降至零度时,产品中的部分水开始冻结,逐渐从液相(水)转变为固相(冰),此时,参与水泥水化的水减少。因此,水化速度减慢,强度增加缓慢,气温继续下降。当产品中存在的水完全结冰,即完全液相转变为固相时,水泥水化基本停止,此时强度不增加。
水结冰后,体积变得比较大,同时产生膨胀应力,该应力值通常大于水泥石中形成的初始强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即早期冻结损伤,并降低强度。此外,当水变成冰时,骨料和钢筋表面会产生大颗粒的冰淇淋,削弱水泥浆与骨料和钢筋之间的粘附力,从而影响产品的抗压强度,冰淇淋融化后,产品中会形成各种空隙,降低产品的密实度和耐久性。可见,在冬季产品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产品强度增长的关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产品中水的形态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新浇产品在冻结前有一个预养护期,可以增加其内部液相,减少固相,加速水泥水化,试验研究还表明,冻前预养护时间越长,强度损失越小。
产品解冻后,即在常温条件下,如果继续养护,强度将增加,但增加范围不同。对于预养护时间长、初强度高的产品,冻结后后期强度几乎没有损失,对于稳固预养护期短、初强度低的产品,冻结后后期强度没有损失。
由此可见,在产品冻结前,应在常温下有一段预养护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使混凝土在不发生冻害的情况下获较小的强度,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上一条: 早强混凝土在冬季施工前应该做什么准备工作
下一条: 矿渣硅酸盐水泥工艺流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