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首页 > 行业知识 > 内容

防冻混凝土与抗冻混凝土是一回事吗

  在建筑行业,一些施工人员经常将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和结构设计中有抗冻等级要求的混凝土称为“抗冻混凝土”。笔者认为,冬季混凝土施工主要采取方式措施,减少混凝土浇筑后达成临界冻结强度前发生冻胀破坏,以达成方式要求。应将其称为“防冻混凝土”。结构设计有耐冻等级要求,混凝土本身应具有长期耐冻融循环的能力,称为“抗冻混凝土”。

  在相关标准规范中,只能找到“掺防冻剂的混凝土”或“冬季施工的混凝土”等词语;本规范中的术语为:防冻等级等于或大于F50级的混凝土。事实上,这两种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完全不同,但标准规范没有给出定义,或者一些施工人员对标准规范了解不够,因此,很容易引起一些施工人员对这两种混凝土的误解或混淆。例如,错误地认为“是掺有防冻剂的混凝土”,或者“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天气下浇筑防冻混凝土?”等等。这些误解可能导致对抗冻混凝土的生产、浇筑和维护不够重视,影响工程质量。

  耐冻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是:冬季施工时,应采取稳定的技术措施,使混凝土在浇筑后尽快凝固硬化,达成临界冻结强度前不得发生冻胀破坏。

  冬期施工措施:冬期施工是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频发的季节,其原因是准备时间短、方式要求负责任、赶不上某一环节或施工仓促。因此,应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提前做好周密规划和冬季施工准备,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冬季施工措施主要包括:

  ① 材料预热方法:先将水、砂、石加热,然后用其搅拌混凝土;

  ② 蓄热保温方法:即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覆盖保温材料,以减少混凝土在浇筑后时间内冷却或缓慢冷却;

  ③ 暖棚法:即在施工现场搭设保温暖棚,使混凝土浇筑后在暖棚内正温环境下养护。如果条件允许,在暖棚内进行搅拌和浇注比较好;

  ④ 添加早强剂或防冻剂。

  此外,对于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应采取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或使用早强水泥、使用比较好的减水剂等技术措施,以尽量减少用水量。

  采取上述方式措施的目的是控制和增加防冻混凝土出机和入模后的温度,保障混凝土浇筑后强度有正常增长的条件,在达成冻结临界强度前不会出现冻害。